公共机构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在推进绿色能源转型,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今年以来,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处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大公共机构新能源应用力度,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一、逐“新”降碳,打造零碳绿色机关
一是“见板”提升,科技赋能。2024年,全市各级公共机构共新增分布式光伏项目40个,较2023年上涨185%,预计到2024年底,全市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建设总装机容量将达22.7MW,年发电总量将达到2300万千万时。
二是统筹谋划,模式创新。推进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打造“零碳机关”,打造全省首个公共机构“源网荷储”微电网系统;溧阳高新区建成全省首条“光伏道路”,实现了新能源与道路交通完美适配。2024年,全市共有6家公共机构开展绿色提升,改造面积达86.3万平方米,形成3600吨标准煤年节能能力,年节约财政资金700余万元。
三是定额管理,盘活资源。持续挖掘党政机关建筑节能潜力,推进金坛区、经开区行政中心落实能源托管,开展合同能源管理改造。
四是低碳引领,挖掘场景。积极做好全省首批公共机构碳普惠试点工作,引导10000余名公共机构人员践行简约适度的绿色生活方式。常州市机关幼儿园建成全市首家幼儿园新能源实景课堂,建成装机容量达278.4KWP,年均发电量超20万千瓦时的屋顶分布式光伏。
二、追“光”生金,引领社会绿色发展
一是推进示范场景落子布局。建成武进区行政中心“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项目,该项目运行预计年发电量可达5.85万kWh,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9吨。金坛区建成全市最大“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全年可利用太阳能发电近4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9.6吨,节约标准煤超120吨。
二是推进光伏项目宜建尽建。结合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促成教育、卫生、文广旅等9部门签订新能源应用发展合作协议。2024年,全市医院分布式光伏新增面积达3320平方米,学校分布式光伏新增面积达12.55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90.2%,2788%。
三是推进充电场站增量提质。2024年,全市公共机构已投入使用充电桩1000余个,市行政中心加装充电站63只,完成车位占比10%以上建设目标。联合市工信加强完善公共充电桩规划布局,破除“里程焦虑”与“充电恐慌”,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
三、固标立制,打造高质绿色体系
牵头联系发改、工信、教育、卫生、住建等多部门,紧密结合全市公共机构资源禀赋实际,编制专项发展规划,制定分工实施方案,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发布《公共机构绿色办公区管理规范》《公共机构绿色办公区评价导则》两项省、市标准,首次对常州市行政区域内公共机构绿色办公区进行星级评价。围绕不同应用场景,要求全市各类型公共机构结合自身实际,出台相应管理规范,监督新能源“发储送用”各个关键环节,确保新能源使用安全稳定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