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今年以来,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大力支持下,以项目化方式推进完成“奋勇争一流、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实践活动,化解了一批重点难点问题,实施了一批便民服务项目,出台了一批配套政策制度,锻炼了一批实干人才成长,取得了一批改革创新成果,用“辛苦指数”换来“满意指数”,有效赋能全市“532”发展战略,奋力推动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一、树立质量导向,高起点定位把好“立项关”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针对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面临的弘扬传统与改革创新、规范管理与高效保障、科学统筹与节约利用等方面新课题,常州市局认真谋划布局,严把“立项关”,明确“一处室一目标、一单位一任务”,排定12项“奋勇争一流、喜迎党的二十大”年度重点项目。
(一)聚焦创新试点,打造特色精品项目。行业创新试点及专项领域建设是深化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和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常州市局扎实做好“存量”试点项目,积极争取“增量”试点项目,努力抓住“变量”试点项目。
一是在推进全国第三批机关事务标准化试点(标准化实训)过程中,深化校地合作,优化师资配置,开展常态实训,健全人才体系,积极打造全国机关事务一流标准化实训基地,顺利完成国管局终期评估验收。
二是在成功申报全国第二批公务用车专项领域建设(跨区域公务出行保障一体化)过程中,注重人才资源整合,聚力数字智能赋能,严格厉行节约控制,打造公务用车市域一体化保障“常州样板”,受到市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三是在顺利跻身全国首批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创新试点建设单位(公物仓运行机制优化)过程中,会同财政部门并联合市级、辖市区两级机关单位,成立联合项目工作组,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工作推进突出“三统”核心、界定“四方”职责、坚持“三个”管理、强化“四级”联动,合力构建常州市机关公物仓管理新模式,受到国管局资产司领导充分肯定。
(二)盯住薄弱环节,夯实基础规范项目。依法行政是有效落实机关事务部门职能,实现政府运行保障科学高效的前置条件。常州市局始终坚持法治化工作理念,加快政策制度梳理完善,及时总结形成制度汇编,为工作提档升级提供有力依据。
一方面,针对市级机关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后廉政风险增大、内控手段不足、体制机制不畅等情况,全面梳理形成《内部控制管理和流程手册》,覆盖机关财务六大业务领域14项具体内容,有效缓解内控管理中的全面性、制衡性、适应性、有效性等问题。在《内部控制管理和流程手册》帮助下,市级机关财务集中管理单位达到60家、账套共计70余套,集中核算的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不断显现。
另一方面,针对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后房产数量和体量增加、相关管理制度和规程更新、实际问题和矛盾频发等情况,全面梳理形成《办公用房建设管理手册》,集中收录基建管理法律、规章、文件,及时补充有关制度、标准、流程共计70余件,涵盖工程申请、审批、采购、施工、付款、审计、档案等全流程。在《办公用房建设管理手册》支撑下,全市重点项目——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指挥中心建设顺利推进,市人大常委会议事厅、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市行政中心新能源汽车停车场等改造工作全面完成,办公用房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三)加快智改数转,赋能服务升级项目。推进机关事务领域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创新实践。常州市局加快推动机关事务全业务、全流程、全要素“智改数转”,努力构建管理规范、保障科学、服务便捷、运行高效的现代机关事务数字治理新格局。
一是在“推进首批零碳机关创建”、助力长三角生态中轴建设中,充分挖潜公共机构“能耗感知一张网”作用,以开源与节流、降碳与减费、节约与保护、实践与应用、人才与技术“五个统一”,推动524家市区两级行政事业单位创建“零碳机关”,推动“两办”联合印发《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实施方案》,相关工作受到市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二是在“‘两化融合’打造‘最安全’智慧社区”、助力统筹发展和安全示范区建设中,率先建成党政机关“安消一体化”平台,推动出台《2022年常州市市级机关安全生产工作要点》,首次以文件形式规范15项安全生产工作监督内容。创新集中+分散“1+17”管理模式,相关宣传报道被学习强国平台录用。
三是在“构建智慧仓储管理系统”、助力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中,立足实际开发“申、采、入、领”一体化平台,建立健全仓储运转“1+N”(一个中心库、N个二级库)模式,为推动标准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探索实践路径。
四是在“提升行政事业性资产智慧化管理”、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中,整合人才资源成立项目攻关组,营造想干事、愿干事、能干事氛围,构建了“遇荐好铺”推介平台,变“线下推送”为“云端可见”;建立安全可控自主化看房机制,变“实地看房”为“一键可控”;运用传感技术建设智能安全系统,变“人工巡查”为“智能监测”;相关工作被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事务工作》杂志刊载。
(四)强化品牌意识,夯实传统优势项目。精准定位并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是加速打造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基石。常州市局持续深化党业融合,不断做精现有品牌,促进管理、保障、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围绕“构建‘5+N’党建联盟”,联合市残联、常州日报社、江苏银行常州分行等部门单位,推动政治理论联学、党员队伍联建、实践活动联办、优势资源联享、乡村振兴联促,以高质量的机关党建引领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
二是围绕“探索人才强局长效机制”,以政治建设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年轻干部为重点,以全域全员为对象,首次实现全市系统干部挂职交流,首次参加复旦大学“政府运行保障”集中培训,首次出台《关于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
三是围绕“打造全市一流的幼儿园园本课程”,以名师名教为骨干,深耕市机关幼儿园行业品牌,推进种子孕育、土壤灌溉、拔节生长“三大行动”,引导和支持儿童在深度体验中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创造表达,以课程建设助力推动集团化建设,全市幼儿教育行业“排头兵”地位进一步巩固。
二、树立过程导向,高效率统筹把好“落实关”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针对项目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常州市局统筹各类资源,牢固树立过程导向,强化“抓项目就要抓过程、抓过程就要抓细节”意识,宏观推进、微观做实,持之以恒不放松,久久为功抓落实,着力推进项目全过程落实。
(一)健全机制抓落实。年初召开机关事务工作思路研讨会,提出全系统深入开展“奋勇争一流、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活动,要求各处室、各单位分别梳理申报一个“争一流”项目。专门印发《常州市机关事务2022年工作要点》《关于开展“奋勇争一流、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明确“一项一台账、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汇报、一年一述职”的项目推进机制,形成“定期汇报—督办落实—实地调研—跟踪问效”的全链条督查落实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责任分解抓落实。根据“争一流”项目总体要求,分别建立12个项目推进专班,各处室、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优化本部门、整合跨部门人才资源,抽调精兵强将积极参与。采取任务上墙、进度到日、挂图作战,印制“奋勇争一流、喜迎党的二十大”重点项目作战图、路线图,确保每个项目定人员、定事项、定目标、定责任、定时限,使重点工作项目化的理念扎根基层,让全系统干部职工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干”。
(三)细化举措抓落实。按照“1449”模式,将一个项目细化分解为四个总体目标、四项主要内容、九个月目标进度,严格拟定推进措施和完成时限,清晰界定进度安排和量化指标;针对不同类型项目,分别提出业内有影响、服务有口碑、制度有成效、媒体有宣传等“刚性指标”,以目标倒逼程序、时间倒逼进度、督查倒逼落实,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三、树立效果导向,高标准考评把好“验收关”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以项目化方式推进机关事务工作,能够让干部职工沉到一线摸爬滚打,积攒“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干劲,砥砺“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的勇气,涵养“吃苦不言苦、知难不畏难”的精神,不断提升人才队伍能力水平。项目的推进,得益于人才的支撑,得益于过程的把控,更得益于“后半篇文章”。
(一)强化考核树导向。在每个项目完成之际,要求项目负责人形成书面结题报告,并向局党组作专题汇报,经研究同意后,方可结题通过。坚持把“争一流”重点项目与党员积分制管理考核、公务员平时考核、事业单位综合考核、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等结合起来,并作为集体、个人评先选优以及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差异管理励干劲。坚持对标一流、争先进位,主动同高质量发展对标对表,与先进地区对标找差,在项目化推进中提振比学赶超、勇争一流的精神状态。同时,注重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探索“分类评价、差异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定性与定量、考人与考事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各处室、各单位差异性,防止“一刀切”,克服“内卷化”,避免“庸俗化”,做到“刚性指标定量化,原则性要求具体化”, 推动项目可实施、可落地、可见效。
(三)宣传推广促提升。党的二十大前夕,成功举办“奋勇争一流、献礼党的二十大”主题图片展,完成《“奋勇争一流、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实践活动项目成果汇编》,在总结提炼经验做法中,有效促进工作全域提升。项目推进中,通过信息渠道,及时向国管局、省管局及市委、市政府报送项目进展;通过媒体平台,及时宣传项目取得成效;通过网格化走访,及时向服务对象宣传政策口径及创新举措,用实际行动讲好新时代机关事务故事。
|